金融風暴中的機遇
發布時間:2008-12-17 19:17
進入2008年,世界經濟似乎命運多舛,從糧食到原材料、能源價格的全面飆升,再到由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;而對于中國來說,更是經歷了大悲大喜;從年初百年一遇的冰凍災害,到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,再到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。身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企業和每一個個體都不是旁觀者,我們既是親身經歷者,又是其中的參與者。而對于中國摩托車行業來說,更是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。任何危機都蘊藏著風險與機遇,在這次世界經濟危機面前,對于整個摩托車行業來說,對于一部分優勢企業來說,機遇大于挑戰,甚至是賜予了我們難得的歷史機遇。
盡管經濟發展和美國有著本質的不同,但中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美國金融風暴的影響,更多的是作用于信心層面。美國經濟發展是依賴于虛擬經濟,而中國經濟發展依靠的是實體經濟;美國的實體經濟多為豪華奢侈品,而中國的實體經濟更多是工業用品和日常消費品。因此,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,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機會大于挑戰,餡餅多于陷阱。
具體到摩托車行業而言,大多數依賴國內市場的主流品牌早已經歷風霜雨雪,當前的危機比起各地禁摩政策的扼殺還是小巫見大巫。數據統計,今年前8個月全行業摩托車產銷雙雙突破1800萬輛,同比增長14.5%和13.8%,產銷率達到99.6%,截至9月底,摩托車企業累計出口金融超過40億美元,出口量超過800萬輛,摩托車月均出口超過85萬輛,出口金額及數量均保持快速增長。當哈雷把摩托車當奢侈品在中國市場大肆推廣時候,中國產摩托車卻以生活交通工具的身份向歐美市場強勁出口。在經濟快速增長,消費需求旺盛的時候,價廉物美的中國產品難以被發達地區主流消費者認可,而隨著經濟衰退,居民消費力下降,中國產日常生活必需品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。因此,金融危機并不是對所有實體企業都產生負面影響的,對那些專心發展主業的企業來說,迎來的可能是春天。
但凡事有例外,對于一大批靠投機起家的所謂多元化經營的企業則敲響了警鐘,甚至是致命一擊。在這次金融風暴面前,力帆再一次成為“明星”,使之一夜成名的是美國最大的工商保險公司AIG。AIG的9000萬美元的注資是否到位值得懷疑,因為從力帆7月份宣布合資到9月份AIG申請破產被接管,只有短短不到2個月時間。據華爾街資深金融人士分析,AIG在7月和力帆合資的時候,自身危機已經有端倪了,所以不排除AIG希望通過投資中國的景氣產業分擔這種風險。由此看來,AIG和力帆當前的處境正應了尹明善那句“同舟共濟最為貴,錯過此渡無好舟”。
AIG自身難保,A股市場一片“泛綠”,合資前途渺茫,融資道路無望。曾經輝煌的力帆摩托在漂亮轉身后,面對的卻是無盡的困境。這就是力帆放棄主業多元化經營所帶來的結果,或許力帆將成為這次世界經濟危機的犧牲品。
近來傳言,廣東有若干家摩托車企業陷入資金嚴重短缺的困境,有的甚至破產關門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企業深入摩托車、汽車、房地產等各個領域,從而導致資金鏈斷裂。而這些企業關門是遲早的事,只不過這次由美國發端的全球經濟危機加速了進程。在很大程度上,我國政府多年來出臺的治理整頓政策遠比不上這次危機的作用。這也是摩托車行業多年以來所期望的結果。
而相對盲目多元的企業,專心摩托車主業的廠家在這場金融危機面前,影響確實有限,一是摩托車制造作為傳統行業經營負債率不高,風險相對較小,二是專心摩托車主業的企業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高,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有限。
在時間面前,任何危機終將成為過去,看得見的困難總有解決的辦法,看不見的機會只會青睞有準備的人。而用更長遠的眼光來看,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深入發展變化,發揮我國經濟在世界越來越大的影響力,發揮我們在制造和成本方面的比較,進行海外投資建廠或以低成本進行海外并購,拉近和發達國家制造業的距離,使中國摩托車品牌走向全球市場。
因此,這次經濟危機加速了摩托車兼并重組和洗牌的進程,為中國摩托車真正走向國際市場創造了一個絕佳的機會。正可謂風險與機遇同在,危機中也有機遇。
Copyright © 2007-2023 Zhuzhou She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